
【博览财经研报】许多雄安概念股刚刚走出“小黑屋”,便直接跌停。甚至很多个股只要开盘不涨停,便立马成了跌停的理由。
面对监管升级的汹涌潮水,市场开始担心雄安概念“快不行”了。博览研究员的看法是,雄安概念短期有回调压力,但是至少在4月份接下来的交易日里还是主线,仍会反复炒,但需要格外注意个股甄别和节奏把握。
从中期角度看,选龙头无非两个标准“政治正确”(政策不让炒房,但政策提倡环保,所以华夏幸福的跌停和先河环保的涨停就说明了问题)+“业务往来”( 公司未来若干年的业务发展方向和决策层对雄安新区的政策定位相符合!)。同时符合这两个标准的,就是“新动能”和“环保”了。当然,考虑到“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企”的担当,国资背景的公司需要更加关注。
市场选择遭遇监管“纠偏”
本内参4月5日文章《赚4道钱,别忘3道风险!“撸起袖子”也要“扎紧裤子”!》指出,市场的目标和政策监管之间存在偏差,而一旦偏差放大,就会遭到强监管“强硬纠偏”的风险。这里面存在市场节奏和监管节奏相匹配的问题。
虽说监管“开绿灯”,但市场连续爆炒雄安概念,会造成市场和监管节奏两者之间的错位。别忘了监管层既要积极响应“千年大计”,同时也得维稳、防风险。所以当市场自身开始走胡炒爆炒的“歪路”的时候,监管自然就出手做一番“引导”了。
先是雄安概念6连板,后是交易所特停一批,再是刘主席的“没有不讲政治的金融,也没有不重视金融的政治”。可以说,当市场一窝蜂的冲向雄安胡炒乱炒的时候,强监管的作用更像在“帮助”市场,选择“政治正确”的标准。
从17日的走势上看,市场的“政治觉悟”明显提高,唯一保持一字板不开板的,只剩下先河环保了(雄安新区的7大要求中,前两条都与环保相关)!而剩下的那些有蹭热点嫌疑的个股,大都损失惨重。
这么做,好处是避免市场自身调整过程中,积累过多的不确定性。如同此前炒自贸区,外高桥连续15个涨停之后,跌来下一发不可收拾,股价到现在还没“复位”。
而要避免外高桥这种情况重现,监管就必须在“开绿灯”的同时也做好节奏控制。虽然监管“纠偏”对A股市场有即期的冲击,但中线来看,监管更看重中长期的“政治正确”,局部性降温雄安概念的炒作调节奏之后,反而有利于更长时间内雄安概念的细水长流!
谁是雄安概念“懂政治”的领头羊?
博览研究员认为,市场让14家公司同时具备“龙头相”,除了市场选择之外,这些个股也必须过一道监管的“筛子”。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大概率就是“政治正确”的了。
那么“懂政治”有怎样的筛选标准呢?博览研究员认为,至少目前来说,有如下2大标准。
l 必须“政治正确”。
政策不让炒房,但政策提倡环保,所以廊坊发展、华夏幸福的跌停和先河环保的涨停就说明了问题。
回头想想决策层对雄安的要求是怎样的?
一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
二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三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
四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
五是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
六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七是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可以说,雄安新区的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基建投资的确实在雄安新区的建设初期受益。但是按照雄安在“政治定位”的内容上说,除了基建和环保作为“硬性标准”之外,决策层对雄安新区的7点要求中,还有“高端高新产业”、“新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雄安新区的“新动能”这一块,市场没有过多关注!就算最近市场记起了环保,但是环保的领先优势也不明显。本应该一骑绝尘,结果只领先“半个身位”。
因此,在接下来雄安概念反复炒作的过程中,黑马很有可能出现在“新动能”和“环保”身上!
l 上市公司要在当地真真正正的有项目、有业绩。
注意,“真真正正”的意思不是原来在当地有什么,也不是现在在当地有什么,而是在未来若干年当中,业务和发展方向和决策层对雄安新区的政策定位相符合!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哪一家公司能够真正的获得雄安的订单或者合作机会,但是从近期的消息面上看,有一个必须重视的迹象——国企再度“勇于担当”,在新区建设上,较民企的“撇清关系”显得更加积极!

上面这张截图有一个很明显的反差。国企纷纷要来雄安设立专项小组,民企则急忙澄清与雄安的业务往来。可以说,国企和民企在雄安新区建设态度上有“天壤之别”!再回想当年炒自贸区,涨幅最好的上海物贸、外高桥、上港集团等等,全是国资控股,没有一家杂牌民营。博览研究员个人认为,这一次雄安新区的建设规划脉络,也极大概率是国资主导!
关于国企,博览研究员在此多说几句。雄安新区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决策层对雄安新区定位的7大要求背后,反映的是高质量的建设标准,而所有的建设和设计,不是河北一个人能决定的,而是国家统一协调考虑的!也就是说,有能力建设新区的,必定是细分领域的王者,无论在市场、品牌、服务上,都要信得过。这种企业中,国企居多!
需要注意,由于雄安题材第一波的“鱼目混珠”,大家都关注了地产、水泥、建材等,很少关注央企总部进驻这个更高级的题材!所以从中期黑马的角度看,博览研究员认为排除前期炒作的基建,未来同时符合“政治正确”+“业务往来”两个大方向的黑马,更可能出现在“新动能”和“环保”领域,如果个股还有国企背景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