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3720期 2017-02-13(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张宏伟

2月10日,美国三大股指创新高,美国总统特朗普表明数周内公布重大税务计划惹来市场憧憬。港股延续连日升势再涨,一度见23718创四个月高位,午收升130点或0.55%,报23655,大市成交471.22亿元。午后恒指继续在高位震荡,临近尾盘小幅跳水,跌穿23600点。截止港股收盘,恒指报23574.98点,涨0.21%;国企指数报10125.21点,涨0.50%;红筹指数报3920.18点,涨0.25%。大市成交额856亿。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11.16亿 ,港股通(沪)净流入为25.36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6.41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4.97亿。

分析认为,隔夜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高,受相关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未来几周将全面减税政策,积极影响投资者情绪。现外围美股上涨有望给港股带来支持,且A股近期走势强劲正面提振港股,不过恒指高位放量好淡争持,显示投资者情绪偏中性,等待更多有利信号,因此,料港股近期震荡寻方向或随A股表现,可留意绩优股。

今日头条

港股近期震荡寻方向 可留意绩优股

2017-02-12_202013.png

2月10日,美国三大股指创新高,美国总统特朗普表明数周内公布重大税务计划惹来市场憧憬。港股延续连日升势再涨,一度见23718创四个月高位,午收升130点或0.55%,报23655,大市成交471.22亿元。午后恒指继续在高位震荡,临近尾盘小幅跳水,跌穿23600点。截止港股收盘,恒指报23574.98点,涨0.21%;国企指数报10125.21点,涨0.50%;红筹指数报3920.18点,涨0.25%。大市成交额856亿。

个股方面,权重蓝筹股个别发展,汇丰控股涨1.28%,报价67.05元;港交所涨0.15%,报价195.8元;友邦保险涨0.11%,报价47.25元;腾讯控股跌0.78%,报价202.6元;中国移动跌0.74%,报价87.65元。港股通标的涨幅前三的富智康、马鞍山钢铁、中国中药分别上涨8.33%、6.25%、5.63%。跌幅前三的神州控股、丰盛控股、新奥能源分别下跌9.02%、8.41%、5.04%。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11.16亿 ,港股通(沪)净流入为25.36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6.41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4.97亿。

消息方面,11日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发展,择机退出股指期货临时性限制措施。继续深入论证和积极准备原油期货上市,积极发展国债期货市场,汇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进一步丰富国债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促进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优化。

财经评论员李伟杰表示,特朗普致函习近平祝贺元宵节后,市场对中美贸易磨擦的紧张情绪略为降温。而港股近日见资金流入,成交创多个月新高,气氛向好,如果短线没有坏消息,料港股将先于23500整固,再挑战24000。

贵人资本梁渊分析认为,隔夜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高,受相关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未来几周将全面减税政策,积极影响投资者情绪。现外围美股上涨有望给港股带来支持,且A股近期走势强劲正面提振港股,不过恒指高位放量好淡争持,显示投资者情绪偏中性,等待更多有利信号,因此,料港股近期震荡寻方向或随A股表现,可留意绩优股。

热点聚焦

周一热门港股聚焦

康师傅控股:全资附属出售物业 涉资约2.16亿元

康师傅控股(00322)宣布,于2月10日,卖方(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及买方(一家由魏应州先生的胞弟大部分控制的公司)订立协议。根据协议,买方同意收购及卖方同意出售物业,总代价为人民币约2.16亿元。

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拟于新泰市建设100兆瓦光伏发电站

北控清洁能源集团(01250)发布公告,于2017年2月10日,该公司与山东新泰政府订立开发协议,内容有关于山东省新泰市建设及发展100兆瓦光伏发电站,总投资额不超过8.2亿元

彩客化学:拟以5.67亿元购辽宁精细化工公司75%股权

彩客化学(01986)发布公告,于2017年2月10日,该公司拟以人民币5.67亿元向刘至寻收购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75%股权,其中人民币2.8亿元以现金支付,人民币2.87亿元将通过发行代价股份结算。

招商局置地:斥资1.35亿元收购佛山高明区一地块

招商局置地(00978)公布,于2017年1月,集团已就广东佛山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成交确认书,总代价约为人民币1.35亿元。

智美体育:拟以1.16亿元出售深圳智美篮球产业公司

智美体育(01661)发布公告,于2017年2月10日,附属深圳智美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向禾盛新材(002290)附属深圳市中科鼎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出售深圳智美篮球产业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16亿元。

中国北大荒:完成收购明建金业有限公司

中国北大荒(00039)发布公告,股权转让协议的所有先决条件已获达成,收购深圳明建金业有限公司的代价已以现金支付人民币1.9亿元及向卖方发行约7668.63万股代价股份,目标公司已成为该集团全资附属公司。

1周97亿北水涌入港股 行情将进入强化期?

2017-02-12_203104.png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资金入市炽热,内地资金加速南下部署,港股通5天累吸97亿元,主力买入内银内险股,带挈国指1周急升4.6%,近半年最劲,不仅领先恒指1.9%升幅,更跑赢全球股市指数。

恒指一周升近2%夜期涨43点

投资界分析,市场牛气获4大因素支持:中美关系改善、外贸数据亮丽、盈利预测调高、估值吸引外资。中外券商齐撑资金继续加仓H股,料今年以来仍然跑输大市的金融股及能源股,后市有追落后潜力。

北水10日经由南下港股通(沪)净买入24.5亿元港股,并且连续5日扫入国寿(02628),股份过去5日已吸资28.4亿元,股价累升11%。外资认为,中、美元首近日通话反映两国关系改善,加上进出口数据远超预期,巩固投资界对内地经济信心,并刺激入市意欲。

德银首选平保

德银报告指,MSCI中国指数今年来已累升9%,但金融及能源板块累积表现仍跑输大盘,遂维持增持金融、能源及工业股的看法,平保(02318)最被看好,料有32%上升空间。

此外,德银还建议留意中航科工(02357)、华泰(06886)、招行(03968)、中石油(00857)、中国建筑(03311)及海螺水泥(00914)6只潜力股,潜在升幅由1%至28%。同时建议减持电讯、公用及必需消费品股。

德银又认为,内地制造业景气及基建投资转强,有助增加市场需求;通货再膨胀的预期及市场持续调高企业盈利预测,成为股价的催化剂;加上中资股估值较环球主要股指廉宜,吸引外资部署,相信H股有庞大的(sizable)上升潜力。

该行早前估计,国指今年底可望升至11000点,上半年甚或有买盘推高至12000点。

中金加入唱好,预计港股今年将会跑赢A股,主要是A股受制于内地流动性收紧、债市未明朗等负面因素,而港股估值相对便宜,受内地流动性影响的机会较小,故港股的上升动力较A股清晰,建议内地投资者加码买入,除非外围欧美股市出现极端波动。中金又相信,北水将会继续进场,撑起本港中资金融股。

行情进入强化期 中资将带动外资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行情进入强化期,继续享受“行情蜜月期”,中资将引领外资一起参与。中资将是真主力,增量资金有持续性。保险、基金、银行等机构资金将是内资流入的主力,配置需求的潜力巨大。最强的力量仍是险资,在A股举牌模式受制约后,港股低估值蓝筹股对险资吸引力更大,2017年保险资产保守估计3%资金配置港股,至少2500亿增量资金。公募基金有望带来500亿元增量。

外资随着对中美政治博弈担忧的缓解,将转向关注经济复苏、转向业绩、转向分红和价值,从而,重演类似2016年“英国脱欧”后中资和外资共同推动港股行情的一幕。

全球政经形势依然暗流涌动 投资者仍需警惕潜在风险

2017-02-09_193023.png

农历新年假期过后,港股的表现可谓“步步高”。证券时报撰文指出,就在上周四(9日),恒生指数收盘录得两连升,当日虽然仅仅微涨约40点,但值得留意的是,港股成交额仍然持续放大,并突破900亿港元,这是自去年11月9日以来的首次。

周四港股的放量微涨,与“中资狂扫蓝筹H股”传闻密不可分。据香港媒体报道,近日有来自数家中资、欧资证券行的大手买盘涌入。有券商投行人士透露,在这些神秘资金中,有来自内地民企及国企财团的原本计划在去年用于海外并购的资金,但其后被外汇管理局叫停,由此变成“境外游资”滞留香港。

上述消息人士估计这些滞留香港的“境外游资”规模多达百亿,并绘声绘色描述称,由于资金持有者估计今年上半年 “出海无望”,因此向监管当局及母公司报告后获准资金进入港股市场,以吸纳走势落后的中资股,其近期买入股份包括汽车、内房、内银、内险股以及个别蓝筹股,但管理层明确不准其染指低价股及衍生工具,并且买盘必须循序渐进,避免频繁进出市场。

这成为解释近期港股走势强劲的一个理由,但也有投资业内人士对此并不以为然,指出虽然这些“境外游资”可能在短期内不会沽货,因而对港股大市有支持作用,但是有关资金如果只做短线部署,那么对港股的提振作用也较为短暂。香港耀才证券研究部总监植耀辉强调说,外围基本面因素才是最能左右港股走势的关键。

此言不虚。实际上,近期港股持续走强,绝非“中资狂扫蓝筹H股”传闻所能支撑,即使真有此事,但区区百亿“境外游资”相对于总体量达万亿级的整个港股市场而言也是微不足道,而外部尤其是美国、欧洲、中国内地等经济体及市场基本面的动向对香港市场的影响才是至关重要。目前,与香港市场有直接关系的外围因素包括:美联储继续加息势在必行,只是时间和幅度的问题;美国新政府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将带来更多的国际贸易摩擦;去年的英国“脱欧”余波未了,今年欧洲多国大选又将至,如果主张民粹、反移民的政党胜出,令本国利益优先、加设贸易壁垒、限制移民等反全球一体化的政策当道的话,则更多“黑天鹅”飞出的可能也越来越大。

就近期来看,特朗普上台后的财政金融政策尤其引人注目,市场正关注独断专行的特朗普下一步会采取何种“非常规”政策措施实现其刺激经济增长的“美国梦”,其政府班子近期多次发表指控日本、欧盟等“操纵货币”的言论,令其迫使人民币、欧元和日元升值的意图更加明显,这也令市场担心特朗普是否会掀起货币战、贸易战。

值得留意的是,特朗普刚刚当选美国新一任总统后,他便急于为华尔街摘下“紧箍咒”——下令检讨金融海啸后实行的对华尔街金融监管相关法例,还招揽多名高盛高层入阁。

其实,这个绑在华尔街头上的监管“紧箍咒”,是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上台时,为抗击席卷世界的金融海啸,回应美国乃至全球要求加强对金融业界监管的呼声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政策。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特朗普政府将如何为华尔街松绑?如果放松监管,让银行金融业有更多资金拆借、降低资本比率,甚至拆掉防火墙、再度染指高危业务,则各种极端复杂的衍生工具又将大行其道,金融杠杆也会再度大升,新一轮金融泡沫就会卷土重来,再次打击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

由此看来,当前全球政经形势依然暗流涌动,影响投资市场的环境因素可谓多变难测,香港市场未必能独善其身,因此,投资者置身其中还需打起十二分精神,警惕各种潜在风险,来不得半点松懈。

公司新闻

绿地香港母企搭上中远海运 广汽1月销量依旧走强

2017-02-12_205051.png

绿地香港母企搭上中远海运 拟在物流地产、金融等方面合作

近日,绿地香港(00337)母公司绿地控股与中远海运集团启动全面战略合作,双方拟在航运物流产业、物流地产开发、金融产业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首批合作项目有望在包括美国、希腊等海外国家,以及上海、武汉、天津及广州等内地主要港口城市进行。

智通财经指出,据协议,物流产业地产方面,绿地集团与中远海运将合作在全国主要港口城市获取土地,开发建设物流产业地产项目。双方将共同探索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老码头、厂房等工业工地的改造利用,综合运用节能和新能源技术,打造具有工业文化特质的综合性改造示范项目。

金融方面,中远海运拟发起成立全球码头基金,用以投资收购世界范围内的优质码头及周边资产,绿地集团拟作为基石投资者投入全球码头基金,与中远海运合作投资开发相关物业资产;双方将积极探讨,拟共同发起PPP产业基金,参与国内外尤其是“一路一带”地区项目建设。

此外,双方还将在一二级等相关市场进行股权投资合作,“绿地系”企业群还将优先视中远海运下属专业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作为保险服务商之一。

物流与消费产业链整合方面,依托中远海运现有的港航资源,结合绿地集团全球商品直销中心的拓展建设,双方将在商品运输、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商品配送系统等达成物流供应链方面的长期性合作。

新能源车补收缩 广汽1月销量仍走强

在财政补贴等政策的扶持下,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但高额的补贴在把中国迅速推上世界新能源汽车销售第一大市场的同时,也诱发了市场上诸多不规范现象。为此,国家开始调整补贴,并酝酿落实补贴退坡。

在补贴退坡的背景下,业界也开始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的担忧,害怕补贴政策出现断崖式退出,最终影响“补贴大户”如比亚迪(01211)、广汽(02238)、吉利(00175)、华晨(01114)、东风(00489)、北汽(01958)等生产企业的业绩增长。

就在业界担忧之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近日表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市场销量在80万辆左右。其中,乘用车的消费进一步增强,预计占比会突破70%。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虽然会逐步取消,但不会出现断崖式退出的现象。

“2017年,长里程纯电动汽车消费需求会进一步提高,充电设施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并且随着规模提高,生产成本也会进一步下降。”许艳华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虽然会逐步取消,但不会出现断崖式退出的现象,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奖补政策将逐渐从供给侧向需求侧倾斜。目前,无论是整车,还是充电基础设施,到2020年的政策走向基本明确,2020年至2025年的政策制定有必要及时提上日程。

政策有序的退出,尽管会影响生产企业的“补贴业绩”,但并未影响其总体销量。据了解,广汽近日发布的1月份产销快报显示,2017年1月份广汽合计销售汽车16.8万辆,同比增长28.87%;1月份合计生产汽车14.6万辆,单月同比增长7.00%。SUV合计销量9.5万辆,同比大增63.68%。

江南布衣推出家居品牌 收入来源照旧靠女装

在香港上市不足4个月的江南布衣(03306)近期新推出家居品牌——“JNBY HOME”,该品牌主要以原创设计和人文主题的家纺、家居、卫浴用品为主。截止2月12日,这一家居品牌的单品数已超过100个。

根据江南布衣官网介绍,投放市场的“JNBY HOME”采用了独立店和集合店两种不同风格的店面进行推广。在独立店中,除了家居生活主线品牌JNBY HOME,还包括REplay,jnby+两条产品支线。

事实上,据了解,这并非江南布衣第一次推出新品牌。早在赴港上市的前夕,该公司就曾推出过一个以小学至初中低年级学生为主要客群的青少年设计师品牌Pomme de terre(蓬马的袋荷),目前该品牌在全国已有50多家门店。

针对新创的“JNBY HOME”与“ Pomme de terre”,江南布衣创始人李琳表示,公司当前是在打造一个多品牌生态圈,JNBY最初的女性消费者会结婚生子,“另一半”和孩子的出现产生了对男装和童装的需求,之后孩子开始长大,也就有了Pomme de terre(蓬马的袋荷)。而当服装层面可以基本被满足时,延伸出“HOME”的概念就变成了理所当然。

纵然新开发了家居品牌,但从江南布衣的相关财报中可以看到,其收益主要依靠女装。2014财年及2015财年,江南布衣旗下的男装品牌CROQUIS、儿童品牌jnby by JNBY分别增长25.3%、174.7%。但女装品牌JNBY、less在2014财年、2015财年以及截至2015年及2016年3月31日止9个月,其收益分别为11.04亿、12亿、9.87亿及10.76亿,分别占总收益的79.8%、74.4%、75.7%及70.1%。

大行点金

德银:中国财险估值属吸引 重申“买入”评级

大行点金

德银:中国财险估值属吸引 重申“买入”评级

德银发表研报表示,中国财险(02328)股价在过去六个月中表现逊于市场预期10%并接近历史低估值,1.3倍2017年P/B及8.1倍P/E。该行认为其对华夏银行(HXB)收购的担忧及2016年承保利润疲软已经反映于股价。德银表示,中国财险为中国财产保险行业市场领导者,公司盈利属吸引,故重申中国财险评级“买入”,目标价为14.7港元。

德银称,由于2016年下半年气候事件频发,预测2016年综合比率(C / R)将恶化至97.4%(2015年为96.5%),意味着2016年下半年   C / R达99.5%(2015年下半年为98.1%)。而承保利润下降17%(2016年下半年下降71%)。

该行预期,2017 / 18年C / R将改善至97.2%/ 97.0%,令平均承保利润增长15.6%,认为这将得到相对稳定的汽车业和农业业务的支持,且其他板块损失收窄。

中金:颐海年复合收益增长具吸引 维持“买入”评级

中金发表研报表示,预计颐海国际(01579)2016财年销售增长29%(28%来自第三方,30%来自关联方),表明下半年增长达28.3%。中金维持颐海“买入”评级,调低目标价10%至5.19港元。

中金称,第三方销售增长从18.2%增长至31.3%,而关联方销售由37.2%下跌至25%,主要由于8月对关联方销售价格调整。预期毛利率由上半年33.6%提高至下半年为41%,下半年第三方销售增长优于关联方的毛利润。

该行续称,在去年IPO后,期权费用对于今年仅为剩余的一次性非现金成本,并在很大程度上可通过今年3300万的外汇收益抵消,从而大大减轻了非现金成本拖累会计利润的担忧。该行现在预期2016财年利润1.84亿元,比早前预期低4.2%,主要是由于销售额下降,另外预期股息率将逾20%。

瑞银:中国粮油有望主导行业整合 目标价升至4.68元

瑞银发表报告表示,上调中国粮油(00606)2017及2018年盈利预测各64%及45%,目标价由3.63港元上调至4.68港元,重申“买入”评级。公司早前发盈喜,表示大豆加工业务毛利在去年下半年有改善。

该行表示,去年第四季加工市场毛利达到历史高峰,每吨80美元,而中国粮油市账率只有0.7倍,低过历史平均的1倍。该行预期今明两年强劲的加工毛利会引发市场会上调盈利预测。因为投资者退出及行业加快整合有利供应有序,加上需求潜在复苏。

该行认为,公司有望主导行业整合,今明年内三大油籽加工企业或有机会归入中粮系,因为公司前主席成为了中粮国际行政总裁,中粮希望把所有农业相关业务整合至一个平台。预测潜在的资产注入对每股盈利有约9%的增加。

花旗:蒙牛将受惠下游竞争减缓趋势 维持“买入”评级

花旗发表研报表示,蒙牛乳业(02319)持股25%的现代牧业(01117)近日发布2016年全年预警,此前蒙牛发布盈警时已有提到,因此该行对此并不感到意外。然而,通过2月7日进行的投资者电话会议,该行表示,下游乳业行业竞争缓和的趋势再次证实,该行维持蒙牛“买入”评级,目标价17.8港元。

现代牧业的管理层强调,下游乳品市场的行业竞争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有所缓解,零售折扣减少。并表示,2017年春节期间,现代牧业的下游产品和蒙牛的UHT产品销量及平均售价均实现了“体面”的同比增长。

此外,现代牧业管理层预计,2017年原奶价格仅略微提高,从而再次确认该行观点,即2017年蒙牛毛利率扩张预期。